豫剧是怎样发展繁荣的?

2024-05-18 21:47

1. 豫剧是怎样发展繁荣的?

20世纪初,豫剧繁荣发展,这是和一大批优秀演员纷纷涌现分不开的,而优秀演员的成长,则更离不开好老师的培养。
各地的豫剧科班为确保教学质量,争相聘请名师,如高崖科班的姬福升、白庙集科班的张柄祥、蔡子庆、傅兰春,刘荣泰科班的杨庆华等,但最为著名的老师,还是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的孙延德。
孙延德乳名叫“小灵”,人唤“灵妮”,1865年出生在封丘县邵寨村。孙延德小时候家里很穷,10来岁时随父亲逃到黄河东,进入窝班学艺,生、旦兼攻。
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不久便崭露头角,半年就可以登台演出,声音虽然还未脱童稚,却清亮嘹利,一鸣惊人。
3年科满后,孙延德又唱了一年效师戏,已经是名声大震,遂到祥符县衙的公兴班搭班,在附近各县巡演豫剧。
他扮相俊俏,嗓音甜润,白口脆巧,走场如弱柳扶风,婀娜多姿,唱腔清脆甜美,珠圆玉润,观众大为欢迎,送其外号“白酥瓜”、“白菜心”。在民间有俗谚流传说“宰了骡子卖了马,也要见见白酥瓜”,“要听就听梆子曲儿,要看就看白菜心儿”。
1883年的春节,孙延德应邀回到老家封丘县,在县衙戏班演唱豫剧,轰动了县城,蒙县令亲自折节下交,再三诚恳挽留,遂转入县衙戏班。1895年,孙延德又应邀到长垣县的毛家戏班搭班,写戏邀请演出的也纷纷接踵而至,毛家班的戏价随之大大提高。
孙延德天资聪明,博闻强记,青衣、花旦、刀马旦及文武小生行行通,门门精,还能兼演净行,是个难得一见的全才。30岁以后,孙延德专习刀马旦,更是精益求精。
孙延德博采众长,融会各家,潜心演练,并在舞台上长期实践,在继承中有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有自己鲜明风格的技艺,趟出了一整套刀马旦表演的新路子,为豫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孙延德唱腔清醇隽永,表演刚健洒脱,武功出神入化,刚柔并济,用以表现巾帼豪杰、脂粉英雄,可谓是形神兼备,恰到好处。
孙延德不但戏路广,而且会的戏非常多,能包本诵记全剧各角戏路台词的大戏就有360多部,经常演出的有《坐楼》、《美人图》、《劝夫》、《金盆记》、《花园赠珠》、《天门阵》、《对花枪》、《夺永州》、《白莲花临凡》、《玉虎坠》等数十出。无论在哪里搭班,不管到哪里演出,几乎没有遇到过孙延德不能扮的角,不能演的戏。
也许是太过劳累,1905年,孙延德40岁时,嗓子突然坏了,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戏台。孙延德不能再登台演出的消息传出后,各地的戏班管主竞相聘请他任教,结果还是清河集的许长庆把他请到小天兴班担任教师。
孙延德在清河集窝班共教了6期,许老六去世后,他又在原武县城王举人科班教了3期,在滑县大屯、半坡店,以及原阳的黑师、封丘县的刘村各教一期科班,学生达400多名。
孙延德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桃李花开遍梨园,许多名演员如李剑云、时倩云、王絮亭、王清云、徐金发、刘进学、筱火鞭、许树云、李德魁、常金生、张子林、阎彩云等,都是他的弟子。
孙延德的弟子遍及开封周围各县的戏班,开封城内的三个最著名的戏班天兴班、义成班、公议班,名角大都出在他的名下。以至于开封的豫剧舞台,缺少了孙延德的学生,甚至连一台戏都凑不成。
随着豫剧的发展繁荣,孙延德的弟子、再传弟子遍布河南、安徽、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湖北等地,大多都成为主演、骨干。可以说,孙延德为豫剧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同乐、永乐和国民4个戏院,各地豫剧演员荟萃开封,广受欢迎。
1927年,开封成立了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
但是这时,豫剧的两大腔系“豫东调”与“豫西调”还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横梁,“豫东调”与“豫西调”清除了门户之见,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之后,孙延德又收了陈素真、孙兰芳等女弟子,使他的技艺得以绵延传播、发展提高,其中陈素真拜师学艺的时候只有8岁。
豫剧历来没有坤角,女孩子是不允许上台的,然而陈素真抱定了学戏的决心,冲破了家庭和世俗的偏见,终于如愿以偿。
8岁的陈素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陈素真学戏十分刻苦,她不懒、不馋、不贪玩、老实听话,认认真真地向老师学戏。她学戏的速度快得惊人,最难学的也超不过三遍,一般的词一遍就会。
1928年陈素真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首次登台,上演《日月图》,当时她仅有10岁。尽管坤角首登豫剧舞台这一创举轰动了开封城,但她们的演出却没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从此,她很久没再上过正角。
1930年春末,陈素真跟随继父在杞县名演员刘金亭的戏班出演,这也为她提供了练腔的机会。就这样早晨喊、日夜唱,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她的那条像蚊子哼哼的小细腔,竟然变得金钟玉磬般的洪亮悦耳,且越唱越好。
在这一年中,陈素真一边练嗓子,还一边练习表演。在表演上,镜子、月亮、太阳成了她练习表演的助手,从小她就非常喜欢照镜子,对着镜子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她还喜欢看自己的影子,无论太阳多晒,只要有影子,她就会看着影子,比比划划,走来走去,扎扎架子,亮亮相。
到杞县后,陈素真依旧保留了这一习惯,而且更注重了一个“美”字,她常常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表情动作,反复观察脸上做起戏来是否好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心情,经过刻苦努力,她在表演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陈素真对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但又从不墨守成规,尤其在化妆上,她根据自己脸圆、眼小和眉毛浅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原先豫剧化妆很简单,旦角只贴两块大鬓。
陈素真来到杞县后,继承了贴4块鬓的办法,并用心琢磨如何改鬓,她一天演三场戏,要化三次妆,上午这样贴,下午那样贴,夜戏再变个方法贴。
她有时在眉头上贴3个或更多的小圆圈,有时在脑门上放个小刘海,两边贴小圆圈,就这样贴来贴去,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前人未有过的贴鬓的新式样,使她的圆脸变成了鸭蛋脸。
紧接着,陈素真又开始琢磨如何使眉毛变黑,过去豫剧唱旦角的不画眉,陈素真第一次大胆地用黑烟把眉毛描黑,后来又改用干烟末,使画出的眉毛不仅黑,而且显得十分灵活,不死扳。
至于怎样使眼睛变大,陈素真却久久未能想出好办法。一次,她在抹眉时,一小块干烟灰不小心落在了眼皮上,无奈之际,她顺势把黑烟灰抹在了眼皮和睫毛上,抹完睁眼一看,眼睛变大了,人显得精神了,陈素真欣喜异常.
她用自己的双手,在无从借鉴,无以模仿的情况下,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和磨炼,使得自己的舞台形象光彩照人,开创了豫剧旦行化妆的新局面。
在豫剧唱腔的革新上,陈素真也同样费尽了心血。当时陈素真在杞县渐渐唱红,大轴戏已全由她担当,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戏中,为了把《三上轿》这出很温的戏唱活,她冥思苦想,白天唱,梦里哼,终于创出了一套满意的新腔。演出时,唱一句,一个彩,硬是把一出死戏给唱活了。
《三上轿》的成功增强了陈素真的信心,于是她便把她常演的十几出戏,挨个地琢磨,在传统的唱腔上加工提高,创新腔,使豫剧唱腔得以丰富和发展。
陈素真在杞县的4年,从失败中奋起,以顽强的毅力,百倍的艰辛,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加上在唱腔、表演、化妆上的大胆革新,使其名声大振。
1934年,陈素真带着杞县观众的深情厚谊重返开封。回到开封的第一出戏,她毅然选择了曾经在开封唱砸了的《反长安》,她用心在唱腔上加工创新,大胆地使用了在开封从没人敢唱的慢板五音,赢得了满堂的喝彩。
接着,陈素真又上演了《樊梨花征西》、《穆桂英征东》、《姚刚征南》、《燕王征北》和《双燕公主》、《对松关》、《大祭桩》。《三上轿》等戏,轰动了开封,年仅16岁的陈素真被观众誉为“河南梅兰芳”。
陈素真成名后,仍不停止对艺术的追求,她谦虚好学,傅采众长,唱红开封后,又有幸遇到了一位豫剧改革家樊粹庭。
樊粹庭根据陈素真的条件,为陈素真编写了《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柳绿云》、《霄壤恨》、《涤耻血》和《女贞花》7出新戏,使她在艺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再度享有了“豫剧皇后”和“豫剧大王”的美誉。
在此期间,陈素真还经常观看京剧演出,从中汲取营养,琢磨加工,创造了豫剧的水袖功、扇子功、辫子功等,使豫剧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豫剧是怎样发展繁荣的?

2. 豫剧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

3. 豫剧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这次汇演有着重大意义,从艺术和影响力上确立了常香玉为首的、常陈崔马阎五大旦角流派。
豫剧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先生节借鉴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为主弦。50年代以后,一般的文场中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还增加了坠胡、古筝等。

豫剧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4. 河南豫剧发展越来越好吗?

今年9月,《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忠孝节”三部曲在北大、清华上演,唱响了豫剧“好声音”。把河南豫剧带向青年、走向世界,这几年,河南豫剧的“底气”越来越足。

论活动成功的原因,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归结为文艺创新。李树建介绍,话剧、影视、京剧等多种表演元素都融入了豫剧表演中,使观众有种代入感。把豫剧带向青年,培养青年观众,改变戏曲观众老龄化的局面,把中国优秀的戏曲文化传下去,是今后五年奋斗的目标。河南豫剧舞台上演出的198台剧目中,只有两台折子戏是自娱自乐的,其他全是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

这些年,豫剧收获了傲人的成绩单:《苏武牧羊》《村官李天成》《焦裕禄》连续9届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河南省豫剧现代戏《焦裕禄》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
打造出两到三台叫得响、打得响、能获国家大奖的优秀剧目,李树建说,这是河南豫剧院未来五年的目标。

5. 豫剧好不好学?

豫剧可以说是最好学的了,因为河南话跟普通话区别不是很大,而京剧虽然是普通话唱的,但是好多字儿听不懂。
但是,学好豫剧恐怕是最难的了。因为没有任何地方戏在中国有豫剧那样的群众基础,且不说五大名旦,就是一些豫剧其他演员也是阵容强大,什么红脸王、豫西豫东,经典唱段多得数不清。老百姓都很喜欢的唱段,你要唱不好,肯定很难红起来。
梨园春的节目你就知道了,那里面的水平还可以吧,但对真戏迷来说,还很牵强。

豫剧好不好学?

6. 豫剧对社会的影响

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近几年,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据文化部统计 ,中国由文化部门直接管理在编的豫剧表演团体就有220多个。 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民营豫剧团不计其数。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歌仔戏、京剧呈三足鼎立局面。 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豫剧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近几年,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据文化部统计 ,中国由文化部门直接管理在编的豫剧表演团体就有220多个。 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民营豫剧团不计其数。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歌仔戏、京剧呈三足鼎立局面。 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8. 关于豫剧的发展史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
  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
  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
  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
  这些剧种都有属于戏曲大家族,它们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细细品味,又风格各异,迥然有别。
   
  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地方大戏和地方小戏。
  所谓“大戏”,就是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这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脸、红脸、为主,豫剧、越调、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戏等就属于此类。
  这类戏,都有热烈、红火、激昂、明快等特点。
  说地方大戏多演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等社会问题的剧目,并不能否认它同样也上演一些反映家庭生活情趣的剧目。
  而且随着社会生活中民主意识的增长,反映普通人悲欢离合的剧目还在不断增加。
  而地方大戏在上演此类剧目时,也往往行当较全,矛盾冲突较为尖锐,情节较为复杂,场面也较为庞大。
  所谓地方小戏,是多演表现家庭纠葛、生活情趣的戏。
  它以小生、小旦为主,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称为“二小戏”或“三小戏”。
  在河南,曲剧、二夹弦、道情戏、
  豫南花鼓戏等,都是地方小戏。
   河南的地方戏剧种近80%是产生于清代。
  大家知道,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原来风靡全国的大剧种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产生于民间的各种地方戏剧种,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
  戏剧史家们称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
  “花”就是“花部”,指地方戏剧种;“雅”就是“雅部”,指昆曲。
  河南为数众多的地方戏剧种正是在“花雅之争”的风雨中产生、发展、成熟的。
  1956年底,河南举办了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这是一次河南地方戏的大展览、大检阅。
  23个剧种,演出93个剧目,真可谓百花争妍,一片繁荣。
  多年来,尽管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也曾遇到过不少曲折和艰难,但它是扎根于民众的艺术,一直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
  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
  《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进入80年代后,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豫剧大约产生在清代乾隆(1736-1755)年间,那时叫河南梆子。
  到了清代末年,河南全省各地都有了河南梆子戏的演出团体。
  所以,我们把从乾隆年间到清代末年这一段时期叫作河南梆子的产生和成长期。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河南梆子进入了成熟时期。
  1914年,有一个戏班叫义成班,班中有个名演员叫时倩云,进入了开封羊市街普庆茶社演出。
  别轻看了这次演出,它可是河南梆子发 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
  所谓普庆茶社,就是当时的茶园兼戏院的娱乐场所。
  原来的梆子戏都 是在乡村的广场高台上演出,这次演出,算是进入城市戏院的开始,此后由小戏院到大戏 院,逐渐扩大了梆子戏的影响,提高了梆子戏的声誉。
  豫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形成了统一的称谓,从此豫剧才真正进入繁荣兴旺时期,建国后人民 *** 组织豫剧演员学习文化、学习戏剧理论,大大提高了演员和文化素质和思想 觉悟。
  于是演员队伍不断壮大,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豫剧不仅在全省处处扎根,并且迅 速向外省流布。
  谈起豫剧剧目,除深受人们喜爱的《花木兰》、《大祭桩》、《七品芝麻官》等古代戏外,现代戏也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和赞誉。
  1965年9月,中南区在广州举行戏剧观摩演出大会。
  河南参加演出的现代戏剧目达11出之多。
  其中《游乡》、《扒瓜园》、《斗书 场》、被观摩演出大会推荐北京汇报演出,《人欢马叫》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戏曲艺术片。
  接着,观摩演出大会又把河南的《人欢马叫》、《李双双》、《朝阳沟》、《游乡》、《红管家》、《好媳妇》、《卖箩筐》、《扒瓜园》、《斗书场》、《夫妻俩》诸多现代戏剧目作为优秀剧目向全国推荐。
  这一下,河南现代戏在全国的名声大振,而整个河南戏的声誉也自然是水涨船高.
  在不同的时期,豫剧都有一些水平较高的代表作,如50年代前期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新条件》、《刘胡兰》、《赶脚》等;50年代后期有《朝阳沟》、《掩护》、《冬去春来》等。
  60年代更是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现代戏剧目。
  80年代虽然戏曲陷入困境,但河南的现代戏却是出现了《金鸡引凤》、《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一批较有影响的剧目。
  喜爱现代戏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在不少地方,现代戏观众人数超过了古代戏观众的人数。
  豫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王善朴、魏云、马琳、高洁都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表演艺术为人们所称道。
  近些年来,又有许多青年豫剧表演艺术家,象汤玉英、王清芬、王希玲、虎美玲、谷秀荣等渐渐成长起来,走向成熟。
  豫剧,这个河南人引以为骄傲的剧种,已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它也必将有着辉煌的未来。
  在祖国戏剧的百花园中,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